首页 资讯 正文

山东16市10年新制定地方性法规905件 多件开全国先河

体育正文 118 0

山东16市10年新制定地方性法规905件 多件开全国先河

山东16市10年新制定地方性法规905件 多件开全国先河

原标题:山东(shāndōng)16市10年新制定地方性(dìfāngxìng)法规905件,多件开全国先河

今年是山东设区的市获得(huòdé)地方(dìfāng)立法权十周年,记者(jìzhě)从6月10日举办的省(shěng)人大常委会2025年地方立法培训班上获悉,截至目前,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我省16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含修改、废止决定)905件(jiàn),现行有效法规493件,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发挥(fāhuī)实施性功能,有力保障法律法规(fǎguī)在本行政区域的遵守和执行。为保证上位法有效实施,解决(jiějué)好法治通达群众、通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省设区(shèqū)的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相关上位法进行细化(xìhuà),制定了一大批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性法规。如(rú),多市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物业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电梯安全条例、消防条例等,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建设和管理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在本地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多市围绕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等制定地方性(dìfāngxìng)法规,把上位法的规定(guīdìng)与本地独特文化资源禀赋结合起来,推动相关法律制度落地(luòdì)见效;多市在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法规,采取(cǎiqǔ)严格的制度措施,确保生态(shēngtài)环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这些法规既贯彻落实了上位法的制度要求,又(yòu)较好兼顾了本地实际,为上位法纵向到底有效实施起到(qǐdào)重要保障作用。

发挥补充性功能(xìnggōngnéng), 因地制宜解决本地区(dìqū)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特有问题。对于本区域地方事务,各市立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zīyuán)禀赋、人文历史地理条件等(děng)地方实际和(hé)管理需求,积极开展自主性立法,制定(zhìdìng)了一大批各具特色、切实管用的地方性法规。济南市名泉(míngquán)保护条例(tiáolì)、青岛市品牌建设(jiànshè)促进(cùjìn)条例、淄博市污染源自动监控条例、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条例、烟台市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潍坊市风筝文化(wénhuà)产业促进条例、济宁市(jǐníngshì)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泰安市大汶口(dàwènkǒu)文化遗址保护条例、威海市(wēihǎishì)刘公岛保护条例、日照市日照绿茶保护管理条例、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德州市(dézhōushì)粮食生产(shēngchǎn)促进条例、聊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滨州市中小学生集中就餐饮食健康管理条例、菏泽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其共同之处就是围绕地方事务的个性特点,聚焦解决本地区实际问题,为地方治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同时,我省16市均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多市制定养犬管理、停车管理、网格化服务、禁止或者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性法规,以立法破题基层治理难题,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法治保障。

发挥探索性(xìng)功能,先行先试为(wèi)国家(guójiā)和省级立法探路。各市积极探索,制定了多部示范全国(quánguó)、引领全省的(de)创制性法规(fǎguī)。如,济南(jǐnán)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政务服务热线的地方性法规,潍坊出台了全国首部会展业促进地方性法规,聊城(liáochéng)制定了全国首部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tiáolì),滨州出台了全国首部社会心理服务地方性法规,菏泽在全国率先出台儿童友好城市(chéngshì)建设促进条例;如,济南、烟台在全省率先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泰安率先制定全省首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等。这些先行先试的法规制度,直面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具有(jùyǒu)开创性意义,为更高层面的立法提供了实践样本。同时,东营、威海、临沂等市,注重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分别围绕守护黄河三角洲生态底色、精致城市建设、沂蒙老区乡村振兴开展系列立法,以法规制度的集成配套(pèitào)实现立法保护的集群效应(xiàoyìng),其经验总结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充分肯定。

(大众(dàzhòng)新闻记者 魏然)

山东16市10年新制定地方性法规905件 多件开全国先河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